作者:厚沐 发布时间:2018/09/28 21:36 阅读量:360
月光如清泉般极其柔和地流过,沉入了溪水的肌肤,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。翠翠伫立在溶溶的月色下,眼神中写满了期待和眷恋。
这该是怎样的一种画面,让我的心盈满了淡淡的忧伤?
它就像一双手,轻柔地安抚着我的眼睛,一点一点,一寸一寸,让它们想要流泪。沈从文先生将他朴素、忧伤、温柔、淡雅的笔触凝结在纸页,将他深沉、浓烈、清新、悠远的情思汇聚在笔尖。
这就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-——-《边城》。
翠翠是一个伶俐纯真的女孩,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中不知不觉长到了十五岁,爷爷是她唯一的亲人。
她和爷爷一起去溪边,她吹唢呐,爷爷唱歌,声音随着水花溅得四处都是,浸润了溪边的空气,浮动着淡淡的花香。
她曾坐在岩石上,向天空中的一片云一颗星凝眸,耳边是青年人的歌声,声音极柔和,快乐中又微带忧郁。溪面荡漾着一片烟。
她曾抱膝坐在清澈的月光下,似乎心中压着些使她喘不过气来的东西,可是却无法把那种东西挪开。只有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。
她常常眺望远方,有谁能明白她在想些什么呢......
翠翠生活的那片林,没有剥削,没有压迫,没有勾心斗角,来自山野的清风拂过每个人的心扉。单纯的生活,淳朴自然的民风,善良敦厚的本性,与那温柔的河流、清凉的山风、满眼的翠竹融化在一起,构成了诗歌似的梦境。但是这种自然和谐的生活,随着时代的变迁,可能如梦境般一去不复返,沈从文希望,纯洁的心灵,自然的人性不是易碎的梦,要让他们一直点染着清风明月,滋润着流水淙淙。
似乎有一种淡淡的桃源色彩浮现在每一个看似平淡的词语中,它更体现着作者对乡村世界生命形式的思考,甚至还延伸至对名族生存方式的关注,融入了对民族品德、民族文化重造的思考小说中那座坍塌又被重建的白塔,不就是这种思考的隐喻吗?
忧伤的眼神,无拘束的笑容,温暖的话语,似乎都已隐逸在了破碎的梦中。但是,它们曾驻留在湘西的一座边城......
评论(评论也可以赚财富值哦)